- 五事
- 道士齋飯前, 須先行持之事。 即取晷影、 鳴鐘集眾、 行水洗淨、 鋪巾列席、 打磬就食、 食先師食咒。 謂為齋食五事。 《洞玄靈寶千真科》: 〝……若不為此五事, 非入淨齋, 名為盜食〞。 指五戒。 參見〝<<五戒>>〞條。 指兵法之五件事。 《孫子注解.形篇》: 〝兵法, 一曰度, 二曰量, 三曰數, 四曰稱, 五曰勝〞。 注: 〝曹操曰: 勝敗之政, 用兵之法, 當以此五事稱量知敵之情〞。 指古代統治者修身的五件事。 《書.洪範》: 〝敬用五事〞。 宋王安石《臨川集》卷六十五《洪範傳》: 〝五事: 一曰貌, 二曰言, 三曰視, 四曰聽, 五曰思。 貌曰恭, 言曰從, 視曰明, 聽曰聰, 思曰睿……五事以思為主, 而貌最其所後也〞。 指權衡戰爭得失的五件事。 《孫子注解》卷一《計篇》: 〝故經之以五事, 校之以計而索其情。 一曰道, 二曰天, 三曰地, 四曰將, 五曰法〞。 指修持中所應注意的五種事項。 一者慈悲不殺, 愛存物命;二者賢良不盜, 濟救窮急;三者用心貞潔, 不犯外色;四者奉齋護戒, 精進無倦;五者誠信不欺, 減酒慎過。 《洞玄靈寶諸天世界造化經》: 〝行是五事, 必得生天〞。 謂捨家遠俗修道的五種情況。 即一者棲憑勝處, 二者依庇明師, 三者專心在法, 四者興隆道教, 五者形與世隔。 (見《道教義樞》卷一《三寶義第三》)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